今年2月,为照顾感染新冠肺炎却抗拒治疗的外婆,阿念从方舱医院搬去了火神山医院。
今年10月,《武汉女孩阿念日记》正式出版。
阿念也签了一份人体器官捐赠书。
阿念。
“有时候,我们根本不知道,是命运决定了我们的方向,还是方向决定了我们的命运。这是向死而生的一年,也是读懂死亡的一年。”
——阿念
90后武汉女孩阿念说,她是一个特别的疫情亲历者。一不小心,就成了一段特殊历史的见证者。
年初那个冗长的冬季,阿念成为新冠肺炎患者,去到方舱医院治疗,转院到火神山医院照顾外婆,眼见外婆身体突然崩坏离世……阿念将这段经历喻为一场漫长的噩梦,她像是一个被困在名为“疫情”这辆列车上的人,等待着开出隧道的那天。
今年10月,《武汉女孩阿念日记》正式出版,本职工作是编剧的阿念,将武汉的记忆碎片写成一本16万字的日记。站在亲历者的角度,讲述她在疫情期间的心路历程。
“有时候,我们根本不知道,是命运决定了我们的方向,还是方向决定了我们的命运。这是向死而生的一年,也是读懂死亡的一年。”她说。
回忆
把妈妈的妈妈带回家
对于阿念一家来说,这是一个艰难的春节。今年2月,阿念和外婆、父亲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,母亲当时也成了疑似病例。
2月17日,阿念在方舱医院接到母亲电话,得知外婆病情加重,被送到火神山医院治疗。在医护人员多番协调下,轻症的她从方舱转到火神山医院照顾外婆,她向母亲保证,“将妈妈的妈妈带回家。”
外婆身体衰弱,不愿吃饭,阿念总是想方设法哄着她吃。这个倔强的小老太,抽动脉血的疼痛时常令她难以忍受,却总是主动伸出手,侧过头一言不发。在阿念和朋友视频连线时,还颤颤巍巍伸手比“耶”,让他们不要担心。
喜欢动漫的阿念提到《进击的巨人》里的一个场景:“当艾伦的妈妈快被巨人捉住的那一刻,她一开始的反应是对艾伦说,你走,你不要管我。当她快被巨人咬死的那一刻,她却下意识说,不要抛下我,不要离开我。”阿念听到那句话,突然一下哭出来,她觉得太真实了。
这个场景与她的火神山经历重叠。阿念提到,第一天到火神山医院见到外婆时,这个倔强的小老太一把推开她,告诉孙女,这里危险,不要留在这儿。但后来,当阿念去做X光,穿上外套的那一刻,外婆眼中突然充满恐惧。
阿念回忆:“她的眼神,就像是在无声地问,你要回去了吗,你可不可以不要抛下我?那时我才知道她有多依赖我。”
碎片
拼凑出16万字的日记
对阿念而言,比离别更恐怖的,是看着亲人一步一步走向离别。
3月6日,阿念的外婆不幸离世,全家决定遵照外婆遗愿,将遗体捐献做病理研究。这是火神山医院里第一例自愿捐献的遗体。
从方舱到火神山,人群来了又去,志愿者、患者、医生……阿念把这些人喻为困在同一列火车上的人,火车经过一个隧道,他们一起在隧道中等待着开出的那天。
外婆还在时,阿念用小视频记录照顾外婆的点点滴滴,也穿梭在火神山医院,帮媒体寻找新闻当事人。她渐渐走入人们视野,大家亲切地叫她“火神山女孩”。
善良、孝顺、乐观、坚强……多重标签向阿念涌来,她时常觉得这是一个有点陌生的自己,“其实我挺喜欢和爸妈顶嘴的,也不坚强,经常偷偷躲在被窝里哭。”
疫情过后,本职工作是编剧的她,决定将武汉的记忆碎片写成一本16万字的日记。她站在亲历者的角度,将喜怒哀乐拼凑起来。
从前她的剧本主题多为甜宠恋爱文,但这一次,是最为艰难的写作。她将自己在火神山医院偶然记录下的文字整理出来,似乎又将这段悲伤的经历重新走了一程,整个人感觉被抽空了。她认为,大事是不会忘的,最容易忘记的是当下的情绪和细节,所以想要记录下来。
阿念觉得从前的自己是没有什么阅历的,“今年就好像突然一下从幼儿园直接到了大学,有种跳级成长的感觉,生死的感悟突然就有了。”
今年10月,《武汉女孩阿念日记》正式出版,她的故事被更多读者关注。
感悟
喜欢向阳而生,也喜欢向死而生
“是痛苦的,也是幸运的。”阿念这样评价她的2020年,“我觉得人是需要告别的,但是很多家庭或许最后一面也没见到。我幸运的一点是我能够去到火神山医院,虽然亲历外婆离开的过程真的很痛苦也很残忍,但至少有这样一段时间我还可以回味。”
前段时间,阿念去接受一个采访,对方问她最近在看什么书,她掐指数了数:《坟场之书》《53种离别》……所列的书单全部与自然规律有关。她常常会沉溺在其中,然后情绪失控。
“似乎能离外婆近一点”,阿念的目光望向远方,从前她觉得离别很简单,就是爱的传递,或生命的延续。但今年,亲历疫情和亲人的离去,让她下意识不断去思考生死。
阿念的书桌上还罗列着几本教材:《异种移植》《活体器官移植》……外婆捐献遗体后,她开始研究这方面的专业知识,慢慢明白“大体老师”是一种希望的延续,自己也签了一份人体器官捐赠书。
疫情经历艰难而深刻,但阿念所有的记忆都给了《武汉女孩阿念日记》,今后她不愿意再记录,而想要以另一种方式融入剧本——关于器官移植,关于生命延续。
“谈及生死,其实并不消极。”阿念说,她喜欢向阳而生,也喜欢向死而生,“也许我们会在历经无数次告别之后,才能学会如何面对真正的离别”。
华西都市报-封面新闻记者廖秀李佳雨
北京摄影报道